close

藝術創作.png

 

昨日下班回家,孩子拿著幼兒園的畫來迎接我

打理好後,我們沿路說說笑笑,往爺爺奶奶家前進,準備一同晚餐

畫畫的小孩@pixabay.jpg

圖/StockSnap@Pixabay

 

打開門,還沒坐定

爺爺就笑著拿出兩本畫冊

「你看,這是我的,這是奶奶的。」

孩子看到最喜歡的畫,馬上飛奔而去,祖孫倆嘻嘻哈哈討論著油畫、剪貼創作....

談到欲罷不能,索性兩個拿出了各色顏料,現場揮毫了起來

 

多久......沒有看到長輩這樣的笑容了呢?

藝術治療在台灣其實行之有年,2005年就引進「傳承藝術(Legacy Art)」

讓長輩將生命故事與經驗,用藝術創作的方式表達出來。

除了刺激腦部記憶,訓練提取技巧,轉換表達能力外,也同時訓練肢體功能,藉此維持協調性。

(延伸閱讀:https://health.udn.com/health/story/6006/1290871)

其實不只是長輩需要,還記得之前引領風潮的曼陀羅畫、著色畫等嗎?

畫畫是種情感抒發的表達,藉創作除了能紓解心情外,也能得到成就感。

(延伸閱讀:https://tw.appledaily.com/new/realtime/20170916/1205261/)

東門日照創作.jpg

圖/台南YMCA東門日間照顧中心

 

老不是結束,而是新生活的開始

我們都曾想像退休後要做什麼?

要環遊世界、要當志工、要........,想自由做自己想做的事。

隨著醫藥進步,生命餘命的延長,更需要規劃退休後的興趣。

誰說,80歲不能當個畢卡索呢?

(延伸閱讀:86歲奶奶愛上畫畫,血壓200變100)

樂齡創作.jpg

圖/台南YMCA樂齡健康活力中心

 

別等失智才做!

或許因為台灣失智人口日增,65歲以上每13人就有1人失智。

(延伸閱讀:http://news.ltn.com.tw/news/life/paper/1178108)

因此,打開Google搜尋,無論音樂、芳療,甚至繪畫等,都變成了失智症的一種「治療」。

其實,「老」並不等同「病」,生活的安排與興趣的培養,不需要等生病再尋求。

尤其繪畫是最好的「代間活動」,在炎炎夏日,不如拿出塵封的畫筆,全家一起畫出共同的回憶吧。

(延伸閱讀:https://www.ilong-termcare.com/Article/Detail/155)

三代@pixabay.jpg

圖/hajninjah@Pixabay
 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 祖孫休閒好點子-府城景點繪圖卡檔案免費索取中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  1. 活動時間2018/5/29~2018/8/31
  2. 點讚追蹤台南YMCA老人照顧服務中心
  3. 私訊小編
  4. 留言【我要索取府城景點繪圖卡檔案】
  5. 記得提供可收信的【e-mail】信箱
  6. 小編就會逐一寄送給大家唷
     
arrow
arrow

    銀髮照護小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